脱毒甘薯如何正确认识
脱毒甘薯如何正确认识?
多数人对脱毒甘薯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,从而影响了脱毒甘薯在生产中的持续推广。
误区之一:脱毒甘薯是一种新品种。甘薯经过脱毒之后只是恢复其品种的固有特征、特性,而不是培育出一个新品种。甘薯主要靠秧、蔓、薯块繁殖,病毒易在体内积累。一旦感染上病毒,病害便逐步加重,造成生产上多年使用的品种发生退化、减产,质量下降。甘薯病毒病是甘薯品种退化的主要原因,已成为甘薯生产的制约因素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脱毒过程是品种的提纯复壮过程。

误区之三:把脱毒甘薯的“毒”与农药性的“毒”混为一谈。有的人,特别是年龄偏大的农民,听说脱毒甘薯时,就说我们年轻时吃了那么多甘薯也没有被毒”死。这种说法是把甘薯的“毒”与农药的“毒”混为一谈,脱毒甘薯的”毒”是甘薯病毒的简称。世界上已发现10种以上,我国发现5种,目前比较普遍的有甘薯羽状斑驳病毒和潜隐病毒两种。受病毒侵染的甘薯主要表现为:叶片皱缩,花叶,卷叶,叶片黄化,叶片有羽状斑驳或环驳,茎蔓生长势弱,结薯小,结薯少,薯皮色淡、粗糙有龟裂,从而影响甘薯的产量和品质,但人们食用之后不会产生毒害。因此,它与农药毒性的”毒”有本质的区别。
误区之四:脱毒甘薯与未脱毒甘薯的栽培技没有什么两。,总体上看,应该说脱毒甘薯与未脱毒的栽培技术没有太大的差别,二两者还存在不同之处,主要表现在植株长势和抗性上,甘薯脱毒后营养生长变旺盛。生殖生长提前,生长势强,极容易造成疯长,一旦疯长就会造成甘薯减产,因此应适时进行化控,方法为每公顷15%多效唑1125克兑水1150千克均为喷雾。而未脱毒甘薯由于感染了病毒,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生长,不易造成疯长。